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006号提案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 | 信息分类: | 政协提案 | |||||||
概 述: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006号提案的答复 | ||||||||
成文日期: | 公开日期: | 2025-06-20 17:56:23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办理结果:A
同意对外公开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006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乌海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的关注与支持。针对您提案中指出的问题和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乌海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一)夯实基础,构建完善支撑体系
乌海市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已日渐完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通信、有线电视、光纤宽带传输网络体系,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架构升级为IPv6,实现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百兆四级全覆盖,网络出口由千兆扩展为万兆,网络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网速大幅提升。通过政务云计算中心实现了全市硬件资源的集约化管理,24小时全天候提供运维保障服务,各部门不再另建机房、购买服务器,大幅降低政府人力、物力投入成本。智慧城市基础通用标准化系统拓展完善,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城市级视频融合平台、人工智能(AI)、物联网平台、政府网站集群、OA平台、短信平台、OCR平台、智能语音平台等应用服务。编制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汇聚49个部门17.4亿条数据资源,形成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等基础数据库和各类主题数据库,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智慧赋能,深化产业数字化改造
在推动产业数字化改造方面,建成5G基站2125个,为45家企业提供标识解析服务,标识解析量达30.89万,36户企业完成标识贯通计划。助力内蒙古君正化工、三维新材料、源宏精细化工、阳光炭素四家企业获评自治区先进智能工厂,助力26户企业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其中包钢万腾荣获“2023—2024年度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AAA级优秀企业”。对54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进行奖补,重点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方向。2024年我市入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盟市,获得自治区奖补资金5000万元。
(三)蓄势待发,打造数字产业发展雏形
一是打造数字产业发展生态。推动组建了乌海市数字产业发展公司,围绕全域数字化转型服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技术应用推广和数字产业投融资服务开展经营,构建了“一局一中心一公司”的数字产业发展格局,为全市数字产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积极构建乌海—北京双向飞地科创中心。聚焦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深化与北京东城区合作,成立由“乌海市双向飞地科创中心专班”,统筹推进跨区域资源整合与项目落地。推动乌海市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乌海·北京信息谷科创中心”及“乌海·信息谷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京蒙合作的重点项目一体规划、一体推进,全力打造符合乌海本地的科技创新桥头堡,构建乌海—北京双向飞地科创中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统筹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结合乌海实际,我局拟推动形成“一个意见+一个规划+N项举措”的数字乌海发展制度体系。“一个意见”指《关于加快推进数字乌海发展的意见》,按照“健全体系、做强底座、做优系统、做实应用”的数字赋能工作理念,重点解决目前数字赋能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推进数字乌海发展的整体思路。“一个规划”指《数字乌海“十五五”发展规划》,明确“十五五”期间数字乌海发展的具体路径和落实举措。“N项举措”指推进乌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强化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数字社会服务能力的各项政策措施,为乌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二)持续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一是推动全光网城市建设,推动5G信号全域深度覆盖,提供高速、低延迟通信服务。优化升级电子政务外网,构建跨域视频专网,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控、一点布控、全网响应”。
二是积极推动内蒙古西部智算中心建设,构建基础算力模型、行业算力模型、场景应用模型等人工智能算力数字底座,为乌海市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普惠人工智能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
三是构建城市运行智能感知网。加快部署面向城市生命线、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重点场景的前端智能感知终端,打通各类感知数据汇聚、处理和分发的传输通道,提升城市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感知数据共享利用能力。积极推动物联网在应急、生态、农业、治安等行业典型场景应用。巩固“雪亮工程”成果,持续拓展视频监控覆盖范围,推动低空飞行智能信息网建设,构建覆盖城市内部、低点、高点、移动、空域为一体的立体视频感知网络,实现空域数据、飞行器数据等低空数据的自动归集和智能分析,提升城市前端多维感知能力。
(三)深化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一是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实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进智慧工厂、智慧矿山建设,实现企业生产、环保、安全、能耗、物流等关键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智能响应。重点支持在大型露天煤矿和井工煤矿打造不同条件、场景、模式下的“5G+无人驾驶”“5G+智能化”采掘示范项目,打造“5G+智慧矿山”示范基地。
二是引进星火·链网供金平台,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匹配符合企业的线上金融机构和产品为企业提供线上信用流动资金贷款。通过多元数据支持和便捷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企业生产性资金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实施企业“零库存”计划,采用线上平台加线下仓储相结合的创新服务运营模式即S2B平台+三级仓储系统,助力企业优化采购和库存管理,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四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推动建立信息共享、技术互助、市场共拓、协同发展的共享服务模式,形成产业集群,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全面优化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发展环境
建立完善内部培训机制,持续开展大数据领域思维、意识、技能培训,定期邀请业界专家开展信息化、数字化技能和新理念、新思想培训,将信息化建设列入领导干部和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内容,不断提升全市干部对数字化发展的驾驭能力。优化人才储备机制,组建新型高端人才智库,为我市信息化建设提供可持续人才支撑。深入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的数字素养培育体系,提升市民数字化适应力、创造力。
乌海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2025年6月20日
分管领导:孙喜柱
联 系 人:李业荣
联系方式:18047307715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