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乌海市创新“五办”举措 优化前置审批服务 培育项目建设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6日 作者: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站点管理员 来源:乌海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乌海市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理念,紧紧围绕招商引资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前置审批服务,完善协同机制、创新服务举措,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让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前置服务贴心办。制定招商引资签约企业《前置服务登记表》,将手续办理进展缓慢的项目优先纳入前置服务范围,通过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定时回访等措施,聚焦找准企业急难愁盼,着重解决项目落地难、开工进度慢等问题。1-5月份以来,累计走访回访企业89家,开展代办帮办前置审批服务124件次,为21家企业制定了个性化审批服务流程,重点项目立项手续办结率75.8%,贴心服务提质增效,提高了企业入园、项目落地的进度。

  二、会商联审协同办。建立“争先进位、赛马比拼”和重点项目联席会商协同推进工作机制,组织17家重点项目审批服务部门与11家重点投资企业,面对面就项目前期准备、立项规划、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近26项常规手续办理、11项关键指标配备等问题召开会商联审推进会,找准症结、制定对策、限时办结,有针对性地解决项目审批流程复杂、涉及部门多、待办事项不清等问题,力保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1-5月份,召开市级层面重点项目专题调度会议14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场调研31次,为49家企业解决用水用电、争取税收优惠、落实指标配备等事项56项,按下项目推进的快捷键,助力项目跑出加速度。

  三、实时调度盯着办。踩实每周一汇总、一旬一调度、每月一通报的节奏,对全市296个重点项目进展情况逐一进行摸排梳理,建立涵盖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手续办理、项目进展、投产时限等38个关键参考指标的项目调度总台账,42家重点项目包联单位、117名工作人员按照包联分工实时跟踪盯办项目进展。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调度16次,重点项目开复工260个,开复工率87.8%,同比提高23.3个百分点。

  四、事项下沉就近办。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代办帮办+开发区”服务模式,建立“园区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通过划转承接、委托办理等形式,推动119个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园区,为企业提供立项、规划、施工、竣工,直至投产的全流程审批服务。乌达区建设的全市首家企业服务大厅日趋稳定,模式日渐成熟,办理涉企服务事项290余件,企业办事成本明显降低,“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的惠企便企服务体系初见成效。

  五、优化精简高效办。细化梳理简易低风险的企业准入准营事项118项,企业开办审批从企业名称核准备案至领取营业执照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实现“当日申请当日领证”;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时限由120个工作日压缩至52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类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限从120个工作日压缩至47个工作日,涉企服务事项审批效能显著提升。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